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邵东 > 历史文化 > 邵东文化 > 读者文摘

穿 衣

发布时间:2014-11-04 09:35 信息来源:邵东县政府 责任编辑:老 海

  人生谁不穿衣 不穿衣成了赤裸的猿猴。衣是遮羞布,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是有羞耻感和道德感。城市里最多的地方是商店(商场、商厦),商店里最多的商品是衣服。如今衣服式样新潮,千奇百怪,颜色也越来越丰富,堪称姹紫嫣红。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专卖店大商场那些“名牌”,动辄上千,贵得吓人。那是有钱人的天下,那是为有钱人做的衣服,不是我辈靠微薄薪水吃饭族所敢涉及的。其实按我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式的测想,那些衣服无论如何也不值那么多钱,那其实是买的名牌心理。几千块钱的一件衣服,即使再好,穿两年也会厌烦。现在是快节奏时代,衣服的样式也是日新月异,掏那么多钱买一件,两年之后穿之落伍弃之可惜,划得来吗 我过去买衣服的原则是绝不超过二百,现在与时俱进地放宽到了绝不超过五百。超过五百的衣服再好我也坚决不买。妻子笑我老土。老土就老土吧,咱本来就是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嘛,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有什么不好 

  “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过了讲究仪容的年龄,体会到还是粗布衣穿着最为舒适,透气、吸汗、绵软。在过去粗布衣都是老百姓自己纺织缝制的,也是最廉价的。那时候老百姓视城里的化纤为好布。那时曾经流行的一首民谣是:“干部见干部,比比尼龙裤,一面是日本,一面是尿素。”那是用日本的尿素袋子做的衣服。能穿尼龙涤卡的都是干部,百姓们只有眼羡的份儿。现在人们意识到了穿那样“好布”是最难受的事儿,不透气,不吸水,不柔和。化学成分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莫名地出小红疙瘩,瘙痒难奈。这才想到了过去的那种廉价的粗布多么珍贵!可到了珍贵时粗布衣就难寻了。商家都是精明的,他们最早能嗅出买家的心理,于是打出了纯棉衣服的旗号。再于是“纯棉100%”的衣服就铺天盖地。价钱自然也早已超过了化纤衣品的几倍。尽管买者趋之若鹜,可其实心里也很明白“纯棉100%”肯定百分之百不纯棉,手感不对。不过只要有那么百分之一二十棉也就算说得过去了。还要人家怎样呢 种棉花比造化纤成本高多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每当读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坐在织布机上的形象。那些年母亲总要织一机布。她把熬夜纺了一冬天的棉花线穗拿出来,在暖和融融的春日里经和、浆洗、穿铮……经过复杂的程序才将经线蹬展在了那个古老而庞大的木制织布机上。母亲于是心满意足地坐上去,用她那双鸳鸯小脚踩动踏板,随着踏板带动吊在空中的两只线铮交错地上下移动,母亲手里的线梭也恰到好处地在张着的经线口中快速穿行,另一只手立马将那面像箅子一样的大木机杼“嘭”的一声拉向前怀,于是那根由梭子穿过的纬线就被织得很紧。这样循环往复随着机杼“咯叽咯叽”地不断响动,一匹二三尺宽的平展展的白布就会呈现在母亲面前。我至今仍清楚记得,每当母亲用手轻抚察看她织出的新布时,脸上总是呈现着最动人的笑容。母亲还会把有些棉线浆染成红蓝黑各种颜色,经线时把不同颜色的线搭配开,就织成了各种漂亮的条条布或格格布。当母亲把这些布缝制成衣服穿在我们身上时,别提有多美气了!那才是真正的“纯棉100%”。可是现在母亲何在 母亲的那架织布机又何在呢 百分之百的纯棉衣服我只有在梦一样的记忆和记忆一样的梦里见到。

[编辑:中国邵东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主编信箱:647154479@qq.com   联系电话:0739-266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