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中共邵东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专题 > 会议动态

为实现邵东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发布时间:2011-07-09 18:49 信息来源:邵东县政府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各位代表、同志们:<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国共产党邵东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回顾前五年的工作,确定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班子,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瞄准全国百强,加快奋发赶超,为实现邵东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邵东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中共邵东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加快奋发赶超、重返全省十强”目标,大力实施“兴工旺商、富民强县”战略,致力打造一流发展平台、构建一流服务政府、建设一流人才队伍,着力重大问题的解决、重大工作的突破、重大项目的建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五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71.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亿元,是“十五”末的2.27倍,年均增长17.8%;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71亿元,是“十五”末的1.88倍,年均增长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26.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8.9亿元,是“十五”末的2.94倍,年均增长26%,两次被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先进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30.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5.4亿元,是“十五”末的2.17倍,年均增长16.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69.4亿元、20.8亿元分别增加到151.2亿元、52.2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和2.5倍。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综合排名,2007年第20位,2008年第17位,2009年第13位。
——五年来,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平台实现新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253936调整到174736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打火机行业以东亿电气集团为龙头,建基地、重科研、创名牌、抱团占领国际市场;五金行业联合33家企业筹建恒源五金集团,升级传统电镀工艺,致力打造小五金大品牌;皮具行业近百家企业与中国皮具协会共同培育中国书包之都,书包产销量占全国70%以上;焦煤企业抱团升级,由众多小焦化转为一家大型聚能焦化公司。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81家增至19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由8.4亿元增加到48.2亿元,是“十五”末的5.74倍。省级著名商标由2005年的6个增加到21个;省级名牌产品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12个;伟特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的“伟特”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邵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的葡萄、蔬菜、油茶、优质稻、中药材种植基地35 个,建成万头以上的养猪场4个,培育建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1个。546家农业产业化企业联手打造40亿元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廉桥中药材市场中药材生物医药产业规范发展,被列为国家级中药材生产基地。我县被评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商贸优势明显提升。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五年进出口总值达6.63亿美元,在全省县级排名稳居第二。邵东被评为全省十大出口基地县、全省十大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全省外经外贸工作先进县,开发区被评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生态产业园辉煌开局。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不怕建不好,就怕乱规划;不怕发展慢,就怕坏生态的原则的指导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建设20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园。通过全国公开招标,完成了总体规划和新型工业区等局部详规,建成了4.61公里昭阳大道延伸段和1.87公里绿汀大道北段,以国际五星级宾馆和国际购物中心为主要标志,投资120亿元的邦盛凤凰城项目已开工建设,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陆续落户该园。生态产业园将建设成为对中外投资者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世界县市级一流发展平台,为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坚持以扩大投资为动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2亿元,年均增长33.7%,完成重点项目241个。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2.5亿元,改建通乡公路420公里;投资5.9亿元,硬化通村公路1876公里,改造升级通村公路220公里,改造危桥28座;贯穿9个乡镇的衡邵高速建成通车;投资4120万元,新建290处工程,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1.2万人;投资1.07亿元,完成24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造林19万亩,封山育林7.4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7256口;投资2.6亿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新建、改建变电工程14新型城镇化迅速拓展。五年来,完成了38.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改造36.2公里的县城主干下水道;完成了昭阳大道、兴禾大道、金龙路、红岭路、衡宝路、百富路等13条计20.4公里的重胶沥青路面、绿化、灯化、红绿灯控制的高标准改造;完成了百富广场、南苑广场、北苑广场和昭阳公园广场的改造与建设;建成了全城主要道路的电子信息自动监控系统工程;建成了体育馆、会议文化中心、四完小、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等重点民生工程;昭阳公园建设完成了园区5公里路基工程。开展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县城。邵东曾经的一片繁荣、一片混乱逐步转变为一片繁荣、一片文明

——五年来,坚持民本优先的理念,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各级财政发放给农民的种粮、农机、家电、退耕还林等各种补贴资金6.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544元增加到13820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303元增加到7186元,年均增长13.3%;居民个人存款由2005年的61.16亿元增加到126.88亿元;民用汽车拥有量由2005年的7463辆增加到43280辆;电话拥有量从2005年的18.5万户增加到43.2万户;移动用户从2005年的18.7万户增加到46万户;宽带拥有量从2005年的9000户增加到4.3万户。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科技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先进县、全国知识产权百强县、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县,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省级评审论证,成功举办第二届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国赛区的比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民办教育走向规范,素质教育有效推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创建合格学校54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高考二本上线人数由2006年的3100人上升到4905人。我县代表湖南省接受“两基国检”获特殊贡献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荣获全省一等奖,并获得全省建设教育强县先进单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开展免费送戏送电影下乡4500场,高标准建好乡镇文化站11个,建设农家书屋274个,花鼓戏《山野曲》等一批文艺作品获省级奖,书刊音像市场整顿通过验收,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基本完成,数字电视逐步普及。旅游休闲从无到有,休闲农庄、乡村景点蓬勃发展。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医疗保障实现全民覆盖,预防控制传染病取得新成效,在全县开展免费婚检和妇女病普查。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多项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计划生育率稳定在85%以上,5年共减少出生人口3万人,连续三年获全省综合治理性别比失调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获全省计生工作“一类县”。国土工作逐步加强,非法开采得到遏制,耕地保护被列入全省基本农田示范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保持动态保障,城乡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口、“五保”供养水平显著提高,五保户供养资金由600元提高到1500元,农村低保对象19170户、城镇低保对象4839户,低保标准分别由460元提高到806元、980元提高到1880元。成功申报批准革命老区县,撤县设市工作扎实开展,撤销两市镇建制,设立了三个街道办事处。工青妇、新闻传媒、档案等各项工作屡创佳绩。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社会逐步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坚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治安状况根本好转,社会大局呈现和谐稳定新局面。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着力维护社会稳定,连续5年全县未发生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正常死亡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社会治安面貌大为改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的成效。在县城建立起全方位的电子监控系统,增强了夜间巡逻力量,有效控制城区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着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发案率不断下降,破案率不断提高,连续五年实现命案全破,社会治安状况逐年好转,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邵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监管到位,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邵东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县信访局面根本好转。大力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设立书记、乡长便民信箱,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站建设,进一步畅通拓宽了信访渠道。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坚持两不管、两不看原则,即凡是群众的合理诉求,不管时间多长、不管困难多大,都要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凡是非法缠访闹访,不看政治背景、不看经济背景,坚决及时依法予以处置,实现了由大乱到大治到规范。
——五年来,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以提升执政能力为重点,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加强,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确保全县重大决定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依法监督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规范、高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政府绩效评估。扎实推进依法治县,五五普法圆满完成,普法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立了以优化办为核心的“两办五中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每年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题活动。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规模企业、行业协会,协调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矛盾的现场办公会制度,县级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各单位和乡镇推出了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首问办结等新的举措,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全面推行阳光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厉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优化环境工作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富民强县新跨越”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在全县成立了11个行业系统指导组,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开展了“四定、四带、四经常”、“四先四创”、“六能”、“六会”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活动注重实效,加强督查,成效显著。各级干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素养得到较大提高,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得到较大增强,涌现出尹中强这个全国性先进典型。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政治素质首位,突出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认,加强干部的交流换岗和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合理补充调整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了一批乡科级领导干部。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一体双联”活动,坚持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行政村,机关党员与农村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制定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三结合”,着力发展和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建成了469个村级活动场所。干部作风明显改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主要领导带头徒步走访,推动全县各级干部走向基层、走向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规定》,明确了八个严禁,创造性地推出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县作风办坚持不懈地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查岗和查事相结合的立体督查。5年来,全县共有16名领导干部在作风督查中被免职,39名干部被诫勉谈话,52个单位受到通报批评。通过强力整治,实现了全县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南日报》、《湘声报》、《邵阳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县干部作风建设进行典型报道,省作风办发通报进行表扬,市作风建设年活动简报10次对我县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予以推介。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紧围绕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认真学习贯彻《廉洁准则》,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认真学准则、心中有准则、言行守准则。始终保持惩贪治腐的高压态势,突出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5年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1247件(次),立案327件,结案301件,给予党纪处分223人,政纪处分133人,其中正科级干部21人,副科级干部46人,移送司法机关22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全面纠风治乱,有效捍卫了社会公平正义。科学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得到了中纪委副书记黄树贤同志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称赞邵东案子办得好,应对网络舆情积极主动、效果好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从邵东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以下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总结并继续坚持:

一是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加快发展的潜力就有多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过去五年,我们之所以发展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发展后劲增强,最主要的是由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形成了合力,在形成合力中促进了发展。完全可以说,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重返全省十强的宏伟目标;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县城品位质的提升;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生态产业园的诞生。

二是项目建设的措施有多硬,加快发展的成果就有多好。没有项目,再好的蓝图,也不过是一张废纸;没有项目,再好的战略,也不过是一句空话。五年来,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首位,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签订责任状,交纳风险金,强化责任,严明考核,奖罚分明,强势推进。

三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力度有多大,加快发展的氛围就有多浓。纪律严明,督办严格,责任追究,选贤任能。在全县上下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四是赏罚分明的机制坚持有多好,加快发展的激情就有多高。我们坚持精神鼓励、政治激励和物质奖励的有机结合,十分注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广大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

五是领导班子团结共事的氛围有多浓,加快发展的合力就有多强。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以邵东人民的事业为重,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浓厚氛围。这是邵东事业兴旺、社会和谐的根本。

五年来的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邵东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驻邵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广大政法干警、省市驻邵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邵东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产业优势不够明显,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二是缺乏骨干财源,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还偏低;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干部的执行力、推动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立足高起点实现新跨越

今后五年,是我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的攻坚时期,综观当前形势,我们面临难得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中部崛起,出台了支持中部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十二五增加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和项目机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为我们吸纳各类生产要素提供了更多机会;我省实施四个湖南建设,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对我们参与区域协作、发展特色经济更加有利;我县日趋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加上日臻完善的区位交通条件,为我们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提供了巨大潜力;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同心同德抓落实,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努力开创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四化两型战略部署,打造一流发展平台,构建一流服务政府,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第一年重返全省十强,继而向全国百强挺进,全面步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8亿元,年均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16元,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78元,年均递增12%;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和谐邵东稳步推进。

要实现以上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谋求新跨越。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要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破解交通瓶颈。继续争取邵东军民合用机场项目,确保新火车站建设和娄邵铁路邵东段扩能改造工程、怀邵衡铁路邵东段建设工程按期竣工。农村公路实施通畅工程<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3公里,实施对八老公路、国道320邵东段、省道315邵东段、范家山至九龙岭线、县道012大禾塘至佘田桥段、县道014线大竹至汗井杨桥段、县道020线宝善亭到宋家塘段等道路的改扩建,改造危桥35座,渡改桥12座,形成快捷便利的公路网。二是夯实水利基础。推进城乡统筹供水,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完善排水管网,提高城市排渍能力;完成县城第二水源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启动中型水库灌区工程建设,实施好县城防洪工程,抓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市地质灾害的防御治理。三是加快能源建设。新建22万伏变电站,在生态产业园、团山、黄陂桥、仙槎桥、范家山、砂石、周官桥、灵官殿、野鸡坪等乡镇新建变电站。配合好省湘电集团做好大云山、莲荷山风能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四是推进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数字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络三网融合,逐步建设综合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五是提升城镇化水平。以桐江风光带和300亩活水湖建设为契机,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扩容,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把县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县城,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按照撤县设市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实现撤县设市既定目标。加快建制镇发展,推进建制镇产业承接和配套。重点支持灵官殿、廉桥、仙槎桥、佘田桥、流泽、火厂坪、牛马司镇等建制镇的交通、给排水、供电、电信、道路、绿化、环保、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加快推进黄陂桥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区建设。

——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发展层次上谋求新跨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一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着眼邵东的交通、区位和产业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以产业园新型工业区为中心,以320国道、315省道、衡邵高速连接线为轴线的一点三线工业发展格局,发展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举措,着力构建具有邵东特色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重点是在促进打火机、小五金、铝制品加工、塑胶制品、皮具箱包、中药材、服装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营造环境、产业链招商和组建行业协会等方面做活做实文章。通过抱团发展提升整合一批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嫁接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规范管理承接一批梯度转移产业,通过关闭整顿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不断提高我县工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尤其是全国工业500强企业落户邵东。二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培育新农村示范点为重点,加大农村规划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扩面积、攻单产、增总量,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以基地建设的方式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样板,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巩固提高中药材、黄花菜、油茶、果蔬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铁皮石斛、高山玫瑰、食用菌类等高效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绿色休闲农业发展。三是优化发展第三产业。要增强现代服务理念,通过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品牌代理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促进现代物流发展。要加快发展新兴行业,大力培育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加快信息港建设,发展网络经济。有效引导咨询、会计、财税、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加快发展,大力拓展社会服务、物业管理、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逐步建立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建设以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景点,努力创建佘湖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着力打造南国药都3A级旅游购物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按照银企协作,互利双赢的方针,努力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引导银行资金投向,更好地发挥金融部门的投资主渠道作用。四是推进管理创新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源建设,积极扶持优势产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强化财政收入管理,紧紧依靠公平税负、集体定税、科学征管、优质服务,全面推进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模式和考核办法,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规模。推进社会服务均等化,按照“五个确保”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强化财政监管,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下大气力整合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突出加快改革开放,在拓宽发展空间上谋求新跨越。坚持以大招商、招大商为抓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外经外贸水平。一要明确招商重点。坚持内外并举的原则,以港澳台、日韩、东南亚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作为重点招商地区,以大公司、大财团、大客商为重点对象,努力引进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低碳环保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邵东。积极引导邵商回乡创业。二要改进招商方式。要灵活运用点菜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和委托代理招商等方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领导推动、部门协调配合、专业促进机构参与的投资促进机制。在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中瞄准几家下苦功、动真情、求实效,蹲点守候,把适合邵东的企业引进来。全体县级领导干部、各级党政一把手都要把大招商、招大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抓出成效。要围绕大招商、招大商改革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要特别注重招商服务,所有重点招商项目,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都确定县级领导联点,都实行全程代办审批手续,都实行检查准入备案制度。三要扩大外经外贸。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不断提高驾驭开放型经济的能力,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在更高水平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合作,促进创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全方位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走出去”,促进传统优势出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加工贸易,努力扩大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积极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推动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提升对外承包劳务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外经外贸水平。

——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在激发发展活力上谋求新跨越。实现邵东跨越发展,必须加强软硬环境建设,调动激发全社会力量。一要着力建设平安邵东。全力以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平安创建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各类重大事件的预防预警处置能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争创全省治安先进县。二要着力建设和谐邵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注重发展成果共享,切实让每一步的发展变化都能给广大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加大工作力度控制人口数量,改善性别结构。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构建和谐邵东。三要着力建设生态邵东。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省卫生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小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县城周边山地绿化美化工程,加快昭阳公园、绿汀公园建设,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完善重点工业污染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控体系。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继续搞好封山育林和区域防护林建设。要充分利用城边、水边、路边及城中山头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完善县城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加快县城新区、重点建制镇、工业集中区供水、节水、污水及净化回用处理系统建设。继续抓好邵水河和桐江污染控制治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努力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加快奋发赶超,实现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打造一流发展平台。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载体规模、载体功能、载体实力之间的竞争。要以提质扩容为重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开发区、生态产业园、宋家塘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把20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园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希望之园、活力之园、财源之园建设好。坚持边筑巢边引凤,想方设法促成中,国,、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在园区生根落户。要切实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优化园区环境作为重点,坚决做到办事不出园、检查不入园

二是构建一流服务政府。一是透明政府。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务公开,除国家安全信息外,政府信息完全公开。充分保证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社会监督,将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干部政绩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二是高效政府。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机关作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诚信政府。要通过行政行为法定化和建立健全约束监控制度、科学的考评制度、失信惩治制度、公务员诚信信息数据库制度等五个方面,全面提高政府诚信度。四是廉洁政府。加快公共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创新,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从严治政、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不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三是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国以才治,政以贤兴,人才是支撑一个地方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一要盘活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注重发现和用好人才,坚持用人所长,量才而用,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二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组织、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收集紧缺急需人才需求信息,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办法,择优录用优秀人才,充实到各行业各部门,逐步构建结构合理、滚动发展的人才梯队。三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企业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活,因人才而强。要着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力打造一批善经营、会管理,具备营销能力、技术操作能力的企业家队伍。要把青年企业家送到新加坡进行培训。要搭建企业家进修学习、交流合作、相互促进的平台。四要优化人才工作环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与业绩紧密联系的分配制度,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要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始终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水平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加快科学发展、挺进全国百强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带头解放思想,以敢做敢为的政治勇气和魄力,敢于直面问题、触及矛盾,敢于拍板决策、排除障碍,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基层党校培训制度和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努力消除干部的旧思想、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培养战略眼光、全局思维、创新精神,努力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一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始终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更好地发挥党委集体领导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严肃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决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要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握领导工作的主动权。二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以人为本、抓人促事,紧紧抓住“教育培训、选拔任用、监督管理”三个环节,加大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强化一种干事的导向,浓厚一种向上的风气,提升一种人格的力量,弘扬一种勤勉敬业的精神,让干事的干部有荣誉感,在干部群众中高人一头,让不干事的干部有危机感,在干部群众中抬不起头,激励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公开选拔、民主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任职试用、“两圈”考察、常委会票决等制度,严格执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公推制、自荐制、评议制、试用制、考核制、奖惩制,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建立起选人用人的良好机制。加大对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对干部的锻炼和交流,让干部在艰苦环境、关键岗位、重大工程一线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完善后备干部“带教”制度,优化后备干部结构。加强老干部工作,进一步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保持执政基层的坚实稳固。要切实抓好党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场所、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建设”。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制,健全农村党建绩效评估制度,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年度报告、述职考评、领导建立联系点等制度。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大在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和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加强对后进村的整顿,健全村干部述职、诫勉、辞职等制度,完善村级党建活动场所,加快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步伐,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着力抓好新成立的街道办、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的组建面和党建工作覆盖面。

——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多做让人民群众受益的实事、好事。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坚持在基层“最盼”上赢民心,在基层“最急”上见真情,在基层“最怨”上改作风。要力戒心浮气躁,坚持求真务实,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推动工作上,把工作业绩建立在真抓实干上,防止急于求成,克服形式主义,严禁做表面文章。要确保政令畅通,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对上级党组织决定的事,不折不扣保证落实;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全心全意办成办好。鼓励干部乐于办实事、勇于办难事、善于办成事。要深入巩固“五要五不”教育、“四是”教育、“认真、深入”等教育成果,增强大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行作风督查、考核制度,在全县形成功过分明、奖优罚劣、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从政道德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稳得住心、管得住手脚、抗得起诱惑、经得起考验。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促进党员干部尽职尽责,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性投资、支农惠农投资等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健全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查办大案要案组织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进一步营造清正廉明的政治环境。

——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按照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支持与保证其依法履行职能,行使重大事项决议决定权,加强对“一府两院”及其部门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继续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加强同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重视党管武装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台政策和侨务政策,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县域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更好地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公正司法,把全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逐步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加强法制监督,不断完善监督形式,注重监督实效,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同志们,美好蓝图令人鼓舞,宏伟目标催人奋进。未来五年,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负人民重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加快科学发展、挺进全国百强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主编信箱:647154479@qq.com   联系电话:0739-266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