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心灵旅程

答案——中国教育报刊社2021年特约通讯员通联培训会走笔

发布时间:2021-05-24 信息来源:斫曹 责任编辑:教育局

我常常遗憾于少有外出学习、拓宽眼界的机会。
    接到中国教育报刊社2021年特约通讯员通联培训会会议通知,得知自己将有幸前往岳阳参会,窃喜莫名。如果算上师范求学记者站的时光,转眼,我与通讯写作结缘已有十年。
    十年一剑。此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在我脑海中未经召唤便浮现而出。这篇为重修岳阳楼作的记,是中学课本里我最喜欢的古文之一。如今,两者就这样不期而遇,完美邂逅,让我对这次岳阳之行充满了期待。

赏巴陵胜景,悟家国情怀


    5月19日,与教育局湘果同志同行抵达岳阳,下午与其友人共赴岳阳楼。
    少年时读《岳阳楼记》,虽常沉浸于其文之美,却苦于它的背诵之难。“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多年前就在我脑海中勾勒了一副壮美的画卷。此次立于洞庭畔、楼宇中,我不禁喟叹:这就是我心中岳阳楼的模样。纵然无法欣赏到“淫雨霏霏”、“春和景明”,但久雨初晴,更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眼前的景象,不正是范公笔下的胜景吗?而谁又能想到,范公当初仅仅是凭一张画作,而留下这篇千古名文的呢?
    登斯楼也,湖上幽幽的花香,乘着初夏的风与我撞了个满怀,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少年时的种种不解,在成年参加工作经历人生一个又一个阶段后,才知怎样不去被外物所干扰,保持内心的淡定与坚守。
    且行且游,年少时的疑惑似乎渐渐有了答案,范公与洞庭湖素未谋面,他哪来的这些描述?我想,那些景色之下跳到的应该就是范公的一己之念,虽贬谪多次,心里依然装着国、装着家、装着民。当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外界的纷纷扰扰可能就是阴雨绵绵的感受吧!“政通人和”,当是另一番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建立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坐标。经典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它能够让后来者时时刻刻,在每一次踟蹰的时候,都能够拥有前行力量。


观专题讲座,燃写作热情


    5月20日,培训会开幕,重头戏上演。开幕式上,中国教育报刊社江苏记者站副站长赵建春在讲话中提到的“记者就如同一名‘采药师’,即便摔了一跤,也要捧回一坯土”,中国教育报编委、出版中心主任王友文在讲话中提到的“新闻通讯实质上应是一种价值传播”,这两句话如同一道亮光,在我正迷茫之际,拨开了眼前云雾。近几年的通讯工作,在我做得热火朝天时,有同行人“无情”泼过冷水:不要表面上看起来风生水起,到头来考试排名依旧最后一名。诚然,我明白他人之好意,却仍然不禁思考:作为基层通讯员,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联想到5月15日在邵东市教育系统通讯员培训会上罗局长提到的:唱响教育好声音,弘扬教育正能量,树立教育好形象,宣传教育好成果,我似有所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许力量微小,但凡事贵在坚持。
    第一场专题讲座由中国教育报湖南记者站副站长李伦娥主讲。2018年,李站长一行到邵东采访,写下的《湖南邵东秉持回归纯粹的教育初心——“五个样子”塑造教育新名片》、《寻求回归初心之路——邵东县“纯粹教育”采访纪行》两篇新闻通讯,我曾多次拜读。在李站长的讲座中,她谈到:新闻通讯要注重受众体验,内容上讲故事,形式上好读易懂。经她点明,我明白了那两篇稿子吸引我一遍又一遍读的原因。李站长还通过她33年通讯工作的成果,介绍了做好新闻通讯工作的好办法:一策划,即围绕中心工作;两吃透,即吃透上头,熟悉下头;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另外,李站长还结合近期引发热议的成都四十九中事件,介绍了舆情应对的五原则,让我更加体会到通讯员身上担负的责任。
    随后,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王强做专题讲座。他谈到:中国教育报为教育而鼓,为教师而歌。其实我们基层通讯员的职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王主任大方展示报刊社的来稿箱,和与会人员细致地分享了期待的来稿:当地新政、改革探索、教育温度、教育故事,期待通讯员们的来稿做到四个“入”:入脑,即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入选创新性改革举措;入心,即新闻性、故事性强;入眼,即标题要亮。王主任的介绍为我后续的新闻通讯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千多年前,范公笔下有“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聆听完讲座后,我也有了文中的这般畅快之感。

  

游育人乐园,感美美与共


    岳阳之行,会务组还贴心地安排了到两所学校参观学习。漫步于君山区许市镇黄金小学,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温馨校园呈现于眼前。“黄土变黄金一字之差功赖程门立雪 白丁来白鹿千寻弗远善期孔子濡裘”这是学校大门旁的一副楹联,黄金小学的校址所在地原来叫黄土坡,如今更名为黄金村,将地名的变迁巧妙入联,又紧贴教育化用典故,文化味十足。黄金小学利用闲置校舍建设了一座农耕博物馆,了解农具背后的故事,我钦佩于先辈的睿智,也钦佩于金校长的教育情怀。黄金小学还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并将基地划块到班、责任到组,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引导学生拔草施肥、种瓜摘菜。我们到来时,孩子们正在菜地、果园、花园里劳动,三年级正在举行土豆丰收节,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每棵树上的诗词牌、校园主干道旁的书法碑廊、习字作画的“国学堂”、玩龙舞狮表演……都让我心动不已。据金校长介绍,他刚任校长时,学校只有百来名学生,现在已经有400余人了。绕学校一圈后,我对学校的这种变化便也不觉得惊讶了。
    2017年9月投入使用的岳阳市第十六中学,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站,虽办学历史短暂,却已声誉远播。校长夏忠育原是许市中学校长,创造了“许市样本”的课改奇迹,担任现职来,大刀阔斧开展课堂教学及管理改革。走进每一间教室,孩子们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只进行效果检测及课堂小结。第十六中的课堂,成了“知识的狂欢”,学生高效学习,也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佩服夏校长对教育的执念、不变的初心以及改革的魄力。忠爱育人事,确实人如其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两位坚守教育事业的校长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岳阳人对这两句话的完美诠释,他们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沧桑,躬耕不辍,守望理想。
    短暂的三天行程结束,返程的高铁上,我的脑海中又开始浮现《岳阳楼记》中的最后一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我不停地追问自己,如果心中没有那样一份情怀、一份理念、一个梦想,那么我又将和谁一同归去?或许,此行已经给了我答案;或许,它只是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从少年时认识经典、爱上经典,到现在与文字为友作伴,将来的将来,期待我也能写下属于自己的经典……(作者:斫曹乡和平小学 赵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