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心灵旅程

文字让生活更美好——参加第二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02 信息来源:斫曹 责任编辑:教育局

7月11日至7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会举办的第二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教师齐聚星城,聆听名师大家的写作智慧,接受文学写作上的熏陶。本次写作训练营培训邀请到了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会长汤素兰老师,著名诗人张战老师,著名作家韩少功老师以及王剑冰老师和纪红建等老师为我们授课。这次培训中,通过老师们专业的讲解,参培教师们之间的研学探讨,我受益匪浅。
    7月12日,写作训练营正式开幕。开幕会上,进行了首届教师文学奖颁奖典礼。望着这些在万千教室作家中荣获优秀的教师作家们,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皆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从模仿到自在

    首先,是汤素兰老师带来的《我的童话阅读与写作》专题讲座。汤老师在讲座中,就“写作到底是否可以被学习、模仿?”这个问题以自身的写作经验作了详细的概述。她谈到了自己的童话创作历程,分享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技法:从模仿的写作,到自发的写,再到自觉的写,最后上升到自在的写。语言很精练,但其中的经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创造。从汤老师的讲座中,我认识到,写作其实就是写生活,用文字去将生活中的茶米油盐、人情世故写得更具吸引力,刚开始我们可以模仿写作语言,写作方式,再通过反复练写找出适合自己的,加以创新。但要想写好作品,前提就是广泛读书,勤于练笔,善于发现周边一切事物。汤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写过数篇儿童文学作品,我也曾读过她的一些童话故事,如《犇向绿心》《两条小溪流》等,汤老师的故事里,赋有丰富的想象,风趣的语言,纯真的感情,这些短篇童话的写作,与长篇相比,更考验文字的细腻,艺术的素养,这正是汤老师坚持写作收获的硕果,这也恰好是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所缺少的。故事与面包一样古老,和我们写教案一样,只有多看、多读、多写、多反思,才能将我们生活中所获所感转化成了神奇的文字,汇聚成优美的句子,编写成扣人心弦的故事。这是写出文章的基本要求,仅仅这些还不够的,在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以修改,赋予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情感,道德,让她具有独特的生命力,这远比文章本身的修辞更重要。


天真的诗人必抒情

    第二场讲座是由张战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自带天真的诗人”和“返朴归真的诗人”是张老师对“天真的诗人”的两种见解。讲座中,张战老师为大家梳理了由古至今每个时期中国诗歌的抒情特征,在她看来情是诗歌写作的最初动机,接着带领我们一起分析比较了韩东和金子美玲二位诗人的抒情方式。张老师提到,“天真的诗人人诗合一,他们必定会以诗歌抒情,用自己的方式”。从张战老师的讲座中,我明白了,情动于衷而形与言,情是一切写作的动机,与其他文字不同,诗歌更容易呈现人们心灵世界的思与情,或直抒胸臆,直赋其事;或托物言志,睹物生情……但一切的抒情方式都是为了将生活中的情外化为诗中的情,呈现在读者眼中。


功夫在文外,创作需定力

    韩少功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功夫在文外》深深影响了所有的参培老师,幽默的语言,睿智的思想,让在场所有老师都被韩嗲圈粉,尤其是韩嗲无PPT式的演讲,让大家连连感慨,出口成章的大家也。韩嗲嗲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述,并鼓励爱好写作的教师作家要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体验生活。韩嗲的讲座干货满满,我收获多多。
    “功夫在体验”,知识技能可以教,但创作难教,人生体验更难教。韩嗲提到了现在生活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生活越好,知识越多,但亲身实践体验越来越少,这让我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努力搜索在我的身上有没有出现同样的现象,答案是有的,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就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了解兴趣,理所当然的就认为不用做什么百度搜索就能知道一切。这让我想到了以前暑假表妹从长沙回来玩,我们一起去奶奶的菜园子里摘菜,当时表妹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哈哈大笑“南瓜怎么不是长在树上的?”现在回想回来,又何尝不是因为体验的太少了呢,她可以从书本上知道南瓜长什么样子,但却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而无法知其源,这样的事例其实有很多,并不是说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太少了,而是我们体验的太少了。“与其让学生背100道题的标准答案,不如带学生在夏天的夜晚看20分钟的星星”,体验比知识更重要,要尽量避免孩子的无知化,避免知识的虚拟化,尽最大能力去实践,去体会,去求证。
    “功夫在学养”,多读书,读好书,泛读书。读懂书中写的内容,给自己找准定位,寻找和体会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一言一行皆是文字的外化,是文学素养的体现,要学会将知识与言行有效结合。
    “功夫在圈子”,以文会友。实践中相互切磋、推动、指导,少说多听,培养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意见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良好的道德素养。
    “功夫在口语”,讲话干瘪无味,丢三落四的人写文章也好不到哪里去。韩嗲提到,口语技能可以从生活情境中培养锻炼。如“饭桌上的十分钟”,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训练,对一道菜的评价,由两个字到十个字、没讲清楚到讲详细,培养句子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从说到写,写完后再读,效果更好。
    “功夫在兴趣与性格”,良好的作家必定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文学创作需要定力。写作只有一个方法,动笔——动笔——再动笔,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再到几段话,最后写出文章。


文学的意义在感染人

    7月13日下午,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剑冰老师为我们开讲啦。说起王剑冰老师,就会想到他的《绝版的周庄》。剑冰老师在讲座中以《绝版的周庄》的写作过程展开话题“为什么这么难写?怎样才能写好散文?”并给出答案——情、真、美。
    情,即内心的情怀、创作的冲动,写作源自内心的触动。他认为,每个人每天的感触是很多的,鼓励教师读者及时用一段几百字的文字记录下来;如果没有写作的冲动,也要善于制造冲动。
    真,即真实的生活、事、人,“来不得虚假”,“真才能立住根基”。那散文能否虚构呢?——“不能虚构,但也不能因此而框死手脚。“。剑冰老师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岳阳楼记》中对滕子京的描写也只是一份材料,但范仲淹的描写却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这其中也不乏虚构的内容吧。
美,即构筑的美、语言的美。散文的语言有三种,一种是质朴的语言,这种语言自然、自由、生活、随意,就像说话。一种是诗意的语言,幽默、富有内涵。还有一种语言是质朴结合诗意,想象联系生活。


在行走中收获

  “我们要做时代的记录者,讲好湖南故事和中国故事。那如何运用技巧,渗入大格局意识,寻找素材,进行采访和行文,真正做时代的记录者,写好湖南故事和中国故事呢?”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老师以《乡村国是》和《大战“疫”》的创作为例,真诚而深入地分享了他写作报告文学、做时代记录者的八点创作体会——人民至上;独立不迁;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独特,独特写;打深井,深挖井;敢于在困境中突围;正确的价值取向。从纪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文学创作没有捷径,只有老老实实地行走,去思考,主动介入生活、挖掘生活,不脱离现实,才能创作出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学作品。


    本次训练营圆满结束,每一位老师的课程给自己带来了满满感触感动和震撼,通过各位文学大家带来的讲座,我明白了,不管是诗歌、儿童文学、还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都是为了通过文字,通过语言,将我们的生活,情感,体验传递给更多的人,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让他们被文学的魅力所吸引,以文会友,这就是文学的意义。生活是一切创作的基础和灵感,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就经不起推敲,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如老师们扎实广泛的知识储备、对文学的严谨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才能有自身文学素养、个人素养的真正提高。(作者:斫曹乡和平小学郭雨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