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心灵旅程

同读一本好书 共享一段时光

发布时间:2022-11-25 信息来源:教育局 责任编辑:教育局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草木生长,生活明媚,万物可爱,让我们放慢脚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让我们跟随缪琼老师和刘平丽老师的感悟,一起走近汪曾祺先生的大作——慢煮生活。



放慢脚步 品味生活——读《慢煮生活》
城区四小 缪琼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尽管每天忙碌的事情扑面而来,但请不要忘了闲暇时,静坐家中,听一曲典雅空灵的音乐,喝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读一本令人流连忘返的好书……放下快且强的生活节奏,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感受去品味生活中细微的美好!
    汪曾祺先生的《慢煮生活》关键在“慢煮”二字。就像煮菜做饭,越是山珍美味,所要花费的时间和心思就越多,也就越心急而不得,正所谓“细火慢炖得真味,日月雕琢成山河”。而生活更是如此,只有细火“慢煮”才能烹饪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风味,我们才能品尝到生活的真味,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妙和乐趣。
    心累了,不如去“一花一叶皆有情”中畅游一番。人间草木,花开花落,神奇的大自然里包罗万象。这里既有花团锦簇的花朵,又有源自自然的山间野菜;既有童心未泯在山间草丛捡枸杞子的退休老人,又有走南闯北的放蜂人……于他们而言,生活的曼妙之处并非只有轰轰烈烈、波澜起伏,更是内心的那份处世不惊和淡定从容。当你工作累了,生活倦了,不如放慢脚步,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去感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恬淡;去体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舒适。除了日夜兼程奔赴人生理想外,我们更需要放慢脚步,去发现、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之美。
    想吃了,就去翻看“一茶一饭过一生”。跟随汪曾祺先生那些恰到极致的文字,用精神去品尝那“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光影晴雨都是风景,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正如汪老先生书中所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如此”。我们对待生活也应如此,对待任何事情要敢于尝试,多尝试,才能知道自己的喜好;细细品,慢慢尝,才能领悟其中的乐与美,并乐享其中。放慢脚步,用心烹饪、慢煮,你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一席美好的盛宴。
    作为小学老师的我们,更应该放慢脚步,因为教育是一个“慢活儿”、“细活儿”,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引领向前。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知识能力的获得,都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灵的成长更是曲折跌宕的发展过程,我们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放慢脚步,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择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面对班级的“学困生”,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成长差异性,放慢脚步,“蹲下来看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诗意的,让孩子相信自己其实也很优秀。
    正如教育学者郭元祥所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让我们放慢生活的脚步,享受静谧的时光,感谢生命中所有的遇见和美好!让我们放慢教育的脚步,让孩子在教师的欣赏中扬帆远航,在教师的等待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师的指引和坚守中创造奇迹。放慢脚步,品味生活,静待花开,绽放光彩!



慢煮生活
城区四小    刘平丽


现实中的生活本是节奏很快的,但汪曾祺笔下的生活似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它像一杯茶不浓不淡,恰到好处;它又好像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田园,少俗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它也好像花枝一束故人香,花中一故园,满载一斟春。它笔下的生活告诉我们,不管什么环境,永远不要消极沮丧,无心机,多乐观。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代散文家,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文笔清新脱俗,灵动洒脱,诙谐幽默。近来,我有幸看了他的散文书《慢煮生活》,受益匪浅,颇有感触。现在和大家聊聊自己的收获。本书共五个章节,即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生活是很好玩的;万水千山走遍;花枝一束故人香。主题围绕花草、饮食、山水、人物展开。下面我从三个小视角分析其中的一些片段。


观察细致,热爱生活

以《葡萄月令》为例,葡萄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水果,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一月写到十二月,历经春、夏、秋、冬四季,讲述了葡萄的生长过程。看,作者是如何写葡萄的: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这清新的语言让人真想身临其境品尝这美味多汁的各色葡萄。白的、红的、紫的、黑的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呢!如果不是日复一日的观察,我想作者是写不了这么细致入微的,可见作者是多么热爱生活啊!


一花一草,万物有情

作者爱花,小时候素有折蜡梅给亲人的习惯,成年后也爱观察花草,给花草作画。作者认为一花一叶皆有情。他笔下的花,牵牛花命短,朝沾露,夕已谢;秋葵命薄,楚楚可怜;巴根草生命顽强;臭芝麻喜沾人裤脚,奇臭无比;草木春秋,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他的文字也很佛系,让人联想到宋代慧开禅师的佳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想来智慧的人,他们虽不处于同一个时代,但他们心境是相通的。


尊师爱师,活泼前进

西南联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有教授金岳霖、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林徽因等等。常人眼中的大学教授多是刻板的印象,但作者眼中,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起来;他有一副眼镜,但镜片是一只黑,一只白的;他善用幽默的言语化解深奥的逻辑;对待学生深浅不一的提问,他也有问必答,很有耐心。他的描述让我们想到一个颇有个性,学富五车,逻辑善变的金先生形象。而对于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先生,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小时候是个顽童;他是一个“耐得烦”的人;他的作品看起来轻松自若,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他常年日以继夜的写,有时写到流鼻血。对于恩师,作者用笔较多,读后让人感觉一个浑身充满精力的老顽童为了写作是多么锲而不舍呀!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就做到的。用作者的话小结就是:联大教授虽不衫不履,衣衫破烂,但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而联大的民主思想,学术自由的空气,使师生为人为学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生活很累,人生苦短,生命宝贵。如裴多菲的名诗所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漫长的生活进展中,愿你、我不为柴米油盐而停止热爱生活的步伐。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草木生长,万物明媚,让我们累了的时候也停下脚步,看看书、喝喝茶、悟人生,慢煮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