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邵东市2025年两会专题 > 两会决议与公告

关于邵东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08 17:24 信息来源:邵东市 责任编辑:邵东市
分享到:

关于邵东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6日在邵东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赵军畴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全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拼在产业、赢在环境、爱我邵东”这条主线,全力推进“八大行动”,加快建设“三个邵东”,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实现GDP增长6.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服务业增长1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一)稳增长促投资,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坚持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促进经济恢复、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项目46个,总金额15.7亿元;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个、邵阳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5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自然堂中药饮片二期、中通物流园、冠鑫3C精密电子投入运营或生产,春源堂中药饮片主体竣工、国旺拉链二期工程主体完成50%,中伟系列项目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正式运营,宋家塘、流光岭卫生院已主体完工二是消费市场稳步向好。大力开展汽车、家电、家装促消费活动,以旧换新交易额2.2亿元。开展邵东首届新春年货节、“地方特色名菜”评选等促消费活动20余场拉动消费20余亿元。举办五金机电、中医药鞋业、汽车等行业大型展会10余场。邵东缤纷环球城获批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三是市场主体提质扩容。全市经营主体达到10.8万余户,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企业4400家,完成“个转企”210家新增各类专利授权40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现有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9万余件。

(二)产业调结构,产业发展增添活力大力实施产业培塑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六大现代化产业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邵东市获评“中国打火机产业高地”、“中国箱包皮具生产基地”,邵东箱包产业入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8万亩,总产量46万吨;完成油料生产面积36.5万亩;出栏生猪83.4万头;水产养殖面积11万余亩,总产量2.8万吨。新增玉竹、芍药、玄参等道地中药材1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140.9亿元,年增长8.8%三是服务业稳步发展在库企业160个,新增入规企业17个,1-11月,规上服务业增长21.8%。成功举办樱花季、“和美乡村·印象云山”乡村文化旅游活动、邵阳市工业旅游推广周活动。

抓改革促创新,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大力实施改革攻坚行动,全面激发发展活力。一是创新动力持续迸发顺利通过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验收,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7家。新增海普明科技等14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湖南宁庆、晨晟机械和东亿电气获得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衡科铝材、醇龙箱包、东亿电气获湖南省绿色制造企业,实现我市单项冠军产品和绿色制造企业零的突破。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推进12项“微改革”事项落地见效,“三化”工作机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改革内参·综合》推介。深化以要素配置为核心的高质量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圆满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任务。三是“五好”园区稳步建设。园区企业实缴税收12.7亿元,亩均税收为18.9万元,人均税收为1494万元;全年预估完成技工贸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园区低效和闲置土地完成比例达63.9%。经开区获评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四星级示范基地,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获主体信用AA+评级。

提品质强基础,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区域共进行动,位列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第81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41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31位,获评全省县域经济突出贡献县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气化邵东”建设稳步推进,改造老旧燃气管网22.8公里,新建气管17.4公里新增燃气用户6744户。城市供水全面提质,年供水2287万立方米。居住环境持续改善,全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个保障性租赁住房改建659套、城市危旧房改造629套;“保交房”工作强力推进,1943套交房任务全面完成。开展拆违治违“百日攻坚”行动,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6万平方米。二是城乡基础不断夯实。建设北路、公园路、长岭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竣工通车;完成农村“三路”建设23.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座;黄家坝水库灌区续建配套、犬木塘灌区工程完成年度任务,14座小型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邵水四期、蒸水二期、测水二期等治理工程已完工或主体完工;新增4G基站364个、5G基站310个。是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三网三员三色监测帮扶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63人次,建成就业帮扶车间212个,累计提供1.1万余个岗位,吸纳就业人数7474人。农村危房改造167户,改(新)建农村厕所850座,公厕40座,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五)送政策解难题,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力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公务活动和涉企收费的通知》《关于印发〈邵东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入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问责。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扫码入企”行动228次,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助企纾困解难增效。扎实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走访企业1216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84个,解决企业重点诉求9件帮助东亿电气、弘华中药饮片等企业争取设备更新、研发等支持资金3430万元三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宣传信用建设,发放诚信宣传册1.2万余册。开展“信用+应用场景”创建,办件150余起。全年录入公共信用信息4万余条,“双公示”信息公示率100%、及时率99.9%、合格率98.5%。信用核查2.5万余次,信用修复500余条,信用体系建设得到提升

补短板强弱项,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大力实施民生可感行动,省、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市便民服务“一卡通”工作经验获省重点推介。一是社会保障全面提升全年共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5334户2909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74.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8.6万完成39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二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场,组织企业606家,促成8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新增城镇就业5436,完成年度任务的109%,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三是公共服务逐步提升新增校车线路46条廉桥镇第二幼儿园主体竣工邵东三中“特立图书馆”、东郡实验小学、哈博中职学校已建成使用。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中医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防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实施安全守底行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粮食保障有效提升。全面完成省市县储备粮轮换收储任务储备粮食1.4万吨;军粮供应质量满意率、应急保障率、保密安全合格率均达到100%;粮食产后服务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日烘干处理能力达2800吨左右二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持续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果,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2,PM2.5为26,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8.4%国、省控断面水质全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安全底线持续筑牢。坚决守住发展红线,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多措并举化解存量债务,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校园安全事故和群体性安全事件。坚持和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保持在98%以上,重复信访占比降至30%以内。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人民和各级各单位(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呈平稳增长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经济短板指标有待提升,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产业发展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外贸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金融、房地产、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基础设施存在短板,项目建设进度较慢营商环境离市场经营主体期望还有差距。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2025年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邵东依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稳增长仍具备较好支撑。一是宏观政策支撑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货币政策适当宽松。产业发展基础稳固国省出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我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支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我市产业集聚,民营经济发达,邵商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显项目建设保障有力我市持续实施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上下一心,正视困难、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围绕“拼在产业、赢在环境、爱我邵东”工作主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优年”“产业发展提质年”活动,加快建设“三个邵东”,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作出邵东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粮食产量46万吨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厚植县域经济根基。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奋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是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科学设置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谋深谋实“三个重大”,谋划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项目,力争全市谋划储备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深化23个重大课题研究,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实施争资立项联合作战,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紧盯中央预算、专项债、“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领域和资金投向,补短板、增后劲,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等,钻深钻透国家政策,谋划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按必要性、可行性,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做到“项目等政策、项目等资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全力争取上级各项支持资金。三是推动投资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计划实施市本级重点建设项目180个以上,开工项目150个,计划投资170亿元以上;力争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43亿元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建立并联审批机制,开展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四比四提高”行动。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加大项目调度力度推进十大标志性产业项目建设:①三一新能源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②长城精工高端五金制品生产线建设湘泰彩印生产线建设英鼎五金生产线建设⑤国旺拉链二期生产线建设⑥东亿电气二期生产线建设;⑦益湘生物医药科技园建设;⑧春源堂中药饮片建设⑨正阳和斫曹复合型光伏发电建设⑩大自然药业建设。推进十大标志性民生项目建设①三都(宝田)库区移民美丽家园建设;②城区公立幼儿园建设③重点采煤沉陷区乡镇卫生院搬迁及改扩建;④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建设⑤东郡实验学校建设⑥第一中学体艺教学楼改扩建;⑦中伟梅岭实验中小学建设;⑧开发区安置区建设;⑨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建设;⑩市托育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是激发消费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抢抓国家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机遇,推动消费市场回暖向好,力争消费品以旧换新增量30%以上。引导各行业协会开展系列促销活动30场以上,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直播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扩大服务消费。

着力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产业发展提质年”活动,深化产研融合,激活产业发展。一是加速推动产业跃升。推进“智赋万企”提升行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两业共融”,推动打火机、皮具箱包、小五金等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仙槎桥五金、廉桥中药材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城镇化率争取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推进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心、原材料代采仓储中心建设;加快箱包原辅材料市场建设,促进五金产品研发与检测中心建设。精准开展产业招商,发挥“链长”牵头作用和“链主”企业主体作用,靶向开展产业链招商,实施“十百千万十万”工程,力争“四上”企业新增7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个转企”100家以上、省股交所挂牌企业2家以上、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入库6家以上,加快东亿电气等重点企业上市进程。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设施改造提升,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保鲜加工能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三是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打造袁国平故居红色旅游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示范样板区,创亿达、醇龙箱包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廉桥省级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示范区。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四是全力建设“五好”园区。围绕“五好园区”创建目标,补齐短板弱项。稳步推进园区机构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持续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盘活存量闲置低效土地;推进园区调区扩区;探索与长沙金霞经开区共建“飞地园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三)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高效率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与管理改革,努力实现最大综合效益;推进涉企审批服务“一照通”改革,逐步推动营业执照与涉企审批事项的“证照联办”;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坚持“六医联动”,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生态环境改革,打击非法排污等行为深化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二是高标准搭建对外开放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开展多类外贸业务培训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推进“湘商回归”,力争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8家以上;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以上、投资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个以上。力争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0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三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支持各类研发平台及研发中心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研发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

(四)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完善统筹高质量与协同发展的科学机制,优化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一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犬木塘灌区邵东段、城区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等项目建设;东城快线(邵东段)建成通车,改造新铺二路、兴湘路等14条道路,完成S549双凤段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道路隐患治理,改造危桥5座、整治农村道路安全隐患100公里;完成龙骨头等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蒸水邵东市三期治理工程建设;启动35千伏双凤变电站、220千伏青山变电站建设;加大乡镇5G基站建设力度,开通基站141座,农村5G网络覆盖达94%二是城市扩容提质。抓住城市更新专项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工作,以城镇老旧小区、城市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加快补齐配套道路、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绿化照明等领域短板,促进人口集聚、赋能城市发展。打造智慧物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联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等各项工作;全力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提质改造2.5万亩。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五)着力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优年”活动,持续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化政府建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指标部门具体抓、优化部门组织统筹、牵头单位协调推进、责任单位各负其责”工作机制,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优化政务服务,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止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入推广“扫码入企”,持续推行柔性执法,强力打击“三强三堵”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数据赋能促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六个一”工作,建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省发改部门支持;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依托“湘信贷”平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全面开展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制定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全面推行信用核查,健全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开展“信用+中医药”应用场景创建工作,建立中医药领域社会信用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着力生态环境治理,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一是加快突出生态问题整治。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守好生态环境底线。持续巩固“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成果。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保持空气优良为重点,统筹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污染地块状况调查和管控修复推动能源建设发展深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规范管理新能源行业,积极推动皇帝岭风电场二期、同乐坪风电项目竣工投产,大力支持开发建设其他能源项目

(七)着力保障社会民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保供稳价。加强价格分析研判预警监测,持续规范城镇化供水供电供气环节收费。密切跟踪监测CPI指数,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做好电力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1+13”人才政策和五年人才发展规划,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序整合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争取东郡实验中学建成使用、中伟梅岭实验小学开工建设完成邵东一中体艺馆和3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健康邵东建设,加快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建设,启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持续推进谢嵩故居、李寿轩故居、衡宝战役旧址-135师战时指挥所修缮工程。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人口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和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增强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完善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市福利中心建设,争取九龙岭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动工建设。

(八)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定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完成省市县三级储备粮轮换收储任务。是筑牢发展安全防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邵东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社会风险事件,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金融监管、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健全地方债务监测动态监管体系,全力稳控防范债务风险。持续实施“控增量、化存量、防断链、防风险”系列措施,全力化解隐性债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目标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落实人大的决议和审查意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盯年初既定目标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东而团结奋斗!


1.三高四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2.八大行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包括产业培塑、创新提升、激发需求、改革攻坚、主体强身、区域共进、安全守底和民生可感八个方面‌。‌

3.三个邵东。创新邵东、宜居邵东、清廉邵东。

4.六大现代化产业链。轻工、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大数据和现代服务业。

5.“五好”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

6.“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7.“三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8.“专精特新”。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9.“腾笼换鸟”。是指由于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限制,区域内迁出或淘汰低端产业,引入并发展高端产业,从而完成区域内的产业置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0.首发经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银发经济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

11.“两化融合”“两业共融”。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12.民营经济“六个一”。建设“一榜一奖一中心一册一办一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主编信箱:647154479@qq.com   联系电话:0739-266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