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邵东 > 历史文化 > 邵东文化 > 文艺评论

以歌入心,情跨山海——《歌声跨山海》乡村美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发布时间:2023-07-12 10:15 信息来源:湖南作家网 责任编辑:诺亚
分享到:

文丨诺亚

111_conew1.jpg


作为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始终在探讨作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往往与儿童的培养相关联,而我们都知道,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看书、识字或者算术,更重要的是让儿童获得“启蒙、培养和完成”,从而从一种原始的状态,走向更加文明的状态。换言之,就是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语文的学习只能让儿童学会最基础的读书、写字、表达,看中的往往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但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看懂主题思想,儿童文学作家的愿景也在此之上。

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我们写作的基础、方式与目的。而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应该在“创作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和“拓宽儿童的审美边界”中间找到平衡。

这就不得不提到审美。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而对于美的共同感受,能够让人与作品、人与人之间获得共鸣,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连接。《歌声跨山海》里用一个个声部为我们展现的,正是这种社会连接的重构,同时,它也重构着中国当代农村的新希望。

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打工潮的兴起,“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名词进入了新的时代。失去父母的陪伴,缺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自信和认同感的缺失,导致这些孩子成为了“边缘儿童”。作品中的林林、小康、都是这样的儿童代表。作为理应受教育的群体,我们不应该放弃他们。但同时,仅仅是物资的提供不能长久地供养他们贫瘠的心灵,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打开心灵的方式,从而让他们走出自我的阴霾,也让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光走入他们的内心。简而言之,就是为他们重新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连接。因此,在为留守儿童办学的过程中,陈亮伟、王育霖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艺术。而在艺术的门类里,有一种即便认不全字,不具备高等的教育水平,依然能够获得相同感受的东西——音乐。最终,他们组建起了一个由留守儿童组成,却能够跨越千山万水的合唱团: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

音乐的产生年代久远,但它汇入一种体系,组成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周朝“制礼作乐”。礼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运用音乐进行社会矛盾的缓解。即“乐合同,礼别异。”由此见得,自古以来我们都极为重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它是一种“合同”的重要方法。

在《歌声跨山海》里,我们能看到许多个鲜活的形象,他们被音乐一点一滴地聚拢、拼凑起来。王育霖第一次见到林林,她长得漂亮,有一双大眼睛,但“她的眼神里,似乎很空洞”。而另一个男孩小康,他总是思念自己的父母,但偶尔见面又会局促紧张,等到父母离去,再伤心哭泣。他们就像过早被丢入世间的困兽,因为不曾体验过太多的爱,不知道如何与人靠近和亲密。面对这样的孩子,音乐是打开心门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从一首轻松快活的歌曲中获得快乐,亦或是从一首悲伤的乐曲中得到共鸣,从而达到情感的宣泄,都让他们原本闭塞的心打开了一道门缝。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才能传达进去,形成心灵的震动。这一点,是简单的课程学习无法达到的。正如《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所言:“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纵观全书,音乐只是一种进入的方式,而真正让留守儿童发生改变的是连绵不绝、翻山越岭的爱。陈亮伟对乡村儿童教育的关注,王育霖对乡村美育的探索,彭雅婷对留守儿童心灵的关照,何珏莹的自我改变与正向反哺......无一不是因为爱。而爱可以不惧时间与空间,弥补心与心之间的缝隙,带领迷途者走出迷雾,重归社会。《歌声跨山海》里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个个动人的过程。

这是一本关于乡村美育,关于爱、关于理解、关于尊重和希望的故事。作者用干净透亮的文字,为我们描摹出高低的声部与绵延的乐章;用真实、充满生活化的细节勾勒出动人的形象;用现实的眼光、合理的思考,为乡村美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当然,本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城乡教育差异化路径上的探索,其深度与广度有待提升。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部好的作品。以小见大,以一隅见所有,最好的教育便是这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主编信箱:647154479@qq.com   联系电话:0739-266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