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邵东县2008年风险隐患排查综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1-07-08 14:22 信息来源:邵东县政府 责任编辑:邵东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2008年12月)

      今年来,我县组织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安监局等36个县直单位及26个乡镇人民政府,在2007年排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排查工作,建立了风险隐患台帐。2008年新增风险隐患点11个,其中自然灾害类6个,事故灾难类4个,公共卫生事件类1个;已整治到位的风险隐患点13个,其中自然灾害类7个,事故灾难类2个,社会安全类2个,公共卫生事件类2个。经过认真总结分析,现将我县2008年风险隐患及发展趁势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自然灾害类
      一、水旱及地质灾害
      (一)基本情况
      全县范围内共有水旱及地质灾害类风险隐患点55处,其中水旱灾类7处,地质灾害类48处,水灾类以水库、河流座落的地方为主,旱灾类大多发生在我县偏远乡镇。
      (二)形成原因及现状
      1、由于我县东高西低,境内有邵水、蒸水、测水三大地表水系,蒸水、测水向东流入湘江,邵水向西注入资江。总径流量年均24.87亿立方米。季风温润气候明显,加上有上沙江、黄家坝、宝田、炉前、三合等11座中型水库,且我县是沙性土壤为主,使我县地质灾害及山洪隐患较多。山洪灾害大多发生在我县灵官殿镇、石株桥乡、野鸡坪镇、水东江镇、团山镇等。每年的4至6月为洪水频发期,发生频率较高,建国至今共发生洪灾42次,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2、我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建国以来,全县共发生旱灾44次,平均1.3年1次。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强度不一,工程调控水资源能力不强,水利用率不高,雨洪资源预测调度手段不高等原因,我县季节性、地域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从时间上看,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从地域上看,主要颁布在斫曹乡、堡面前乡、双凤乡、简家陇乡、魏家桥镇。
      3、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是地形切割大,坡陡,地表风化层松散,大气降水是主要诱发因素,特别在坡度为15-35度的山坡易产生滑坡。二是修路、开矿山等不合理切坡易诱发滑坡。三是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易产生滑坡。
      (三)整改措施及应急保障
      1、制订完善应急预案。各中型及小型水库都确定了县、乡、村、水库四级防汛负责人及联络员,各水库制订了《邵东县水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一库一案),县人民政府制订并下发了《邵东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邵东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各乡镇相应成立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
      3、防汛期间,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做好详细记录,县督查室不定期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都确定了专人监管。
      4、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建立了防汛抗旱器材储备库。
      5、气象部门更新和添置了人工增雨的高炮及人工增雨炮弹。
      二、气象灾害
      (一)基本情况
      全县范围内共有气象灾害类风险隐患点4处,其中以雷雨、暴雨为主。
      (二)形成原因及现状
       由于我县部分乡镇多山且植被较好,导致雷雨等气象灾害频发。皇帝岭林场、简家陇乡、野鸡坪镇等乡镇雷电灾害发生较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整改措施及应急保障
       1、雷击高发区安装了防直击雷电设施,对室内电器设施电源部分进行二级分离。
       2、修订了《邵东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三、生物灾害
       (一)基本情况
      我县自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近20年时间,就发生过松材线虫病、毛竹枯梢病、松针褐斑病、温地松粉蚧、猕猴桃溃疡病、加拿大一枝花等林业生物灾害以及稻瘟病、稻水象甲、西瓜果斑病、玉米霜霉病等农业生物灾害。全县范围内共有生物灾害隐患4处,其中以松材线虫病、稻水象甲为主。
      (二)形成原因及现状
导致我县生物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高温多湿的气候,尤其是年初的冰雪灾害,有利于有害生物发生危害。
      (三)整改措施及应急保障
      1、修订了《邵东县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邵东县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2、县林业、农业部门建立了药剂、药械、油料及其它物资储备库。
      四、森林火灾
      (一)基本情况
      我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火灾隐患严重,我县森林火灾大多发生在2-4月份和秋旱季节,全县范围内共有森林火灾隐患点24处,主要分布在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
      (二)形成原因及现状
      年初的冰雪灾害造成林区内可燃物载量增多,容易引发森林火灾;2-4月份是清明节和农业生产季节,由于群众防火意识不强,由扫墓烧田坎等原因导致的森林火灾达100余起;每年因火灾导致的经济损失都在几百万元以上。
      (三)整改措施及应急保障
      1、修订了《邵东县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各乡镇迅速组建专业或半专业森林防火应急扑救队。①关于人员配备:佘田桥、水东江等12个森林防火重点乡镇的应急扑救队各不少于50人,队员从乡镇机关干部、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干部以及长年在家的农民中挑选;黄陂桥、流泽等14个乡镇的应急扑救队各不少于30人(队员挑选范围同上),皇帝岭林场已有的50人扑救队定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直管的应急扑救队。②关于组织经费:每支应急扑救队要配备基本的扑火工具及设施,主要是风力灭火机、割灌机、油锯等灭火工具以及迷彩服、手电筒、背壶等一些基本设施。组建经费为乡镇自筹50%,县财政解决50%。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直属应急扑救队的经费由县财政和县林业局各安排10万元。每个重点乡镇的应急扑救队由县财政安排1万元经费,其他乡镇的应急扑救队由县财政安排5000元经费。县财政总计安排29万元。

                                      第二部分    事故灾难
      一、安全生产事故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隐患点29处,主要是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隐患。
      (二)形成原因及现状
      我县共有煤矿21家、非煤矿山69家,其中采石场65家。我县717铅锌矿和高桥铅锌矿尾沙库截洪沟尚未形成,一旦发生山洪,矿渣被冲垮,将冲毁下游的农田和房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整改措施及应急保障
      1、修订了《邵东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工程实行县级领导挂牌整改。
      二、消防事故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消防事故风险隐患点22处,主要集中在宾馆、大型市场、非法加工房、农村聚居区等公共场所。
      (二)形成原因及现状
      宾馆、学校、大型市场等大型公共场所消防设施不到位,农村用电线路严重老化且消防设施缺乏。
我县的火灾大多发生在冬季,进入冬季后,因取暖、烧火熏东西及电起火较多,给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较大的隐患。
      (三)整改措施及应急保障
      1、成立了3个县消防中队,添置了灭火装备。
      2、制订了《邵东县火灾应急预案》。
      3、对宾馆、大型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
      4、机关单位及消防重点区域都配备了消防器材、应急灯具等。
      三、道路交通事故
      (一)基本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邮箱:sdszfwz@126.com   联系电话:0739-2662722